• 恆星

    由於眾星距離地球太遙遠,無法用肉眼分 辨其距離,
    故可將眾星投影在同一個平面。
    且有生之年很難察覺恆星相對位置的變化。

  • 天球

    天球是一個以地球為球心,有相同轉軸,半徑無限大的假想球。
    由於眾星距離 地球太遙遠,無法用肉眼分辨其距離,
    故可將眾星投影 (鑲嵌)在天球球殼上。
    因為地球自轉,所以有天球做「週日運動」的錯覺。
    日、 月、星辰隨著天球有了東昇西落的現象。

  • 天北極、天南極

    地球的南北極,延伸對應著天球的天南極與天北 極。
    地球的赤道,延伸對應天球的天赤道。

  • 赤經、赤緯

    地球的經緯線對應天球的赤經赤緯。
    赤經以春分點為 0h,共 24h。
    赤緯以天球赤道為0°,南北天球為 -90°~+90° 表示。
    天球上的星體都可以用赤經赤緯標示其位置。

  • 黃道

    黃道是太陽在天球上一年的運動軌跡,
    黃道上的日期刻度為該日太陽在天球的位置。
    因地球公轉產生太陽在星座之間移動的錯覺,稱為太陽的「視運動」。
    黃道經過的星座為黃道 12 宮,對照東方 4 象、28 星宿、24 節氣 … 。

  • 緯度與天軸傾斜

    天(南北)極的仰角等於當地緯度。
    由下圖得知天北極的仰角等於當地的緯度。
    南半球的觀測者,要把仰角尺置於地平圈的南方(S)。
    調整讓天南極對準仰角尺的刻度等於當地的緯度。

  • 週日運動

    地球的人類無法察覺地球自轉,所以有天球每天繞著自己旋轉的感受。
    天球上的日月星辰,每天隨著天球的週日運動,繞著天軸(天北極)旋轉。北半球觀測者看到眾星隨天北極做逆時針旋轉。
    日、月、星辰有東昇西落的現象。

  • 地平坐標系

    以觀測者為中心,用方位(0°~360°)與仰角(0°~90°)紀錄天體位置,
    北方經天頂到南方的線稱為子午線或中天。可用仰角尺和地平圈的刻度讀取天體的位置。

  • 歲差

    地球像是一顆巨大的陀螺,除了自轉之外,地球和轉軸也一起繞圈晃動。
    但是,赤道面和黃道面保持23.5度交角。
    在力學上,這個現象稱為進動,地球進動運動的週期約是 26,000 年。

  

  • 真太陽時

  • 一般情況下,真太陽時與當地時間的誤差約 ±30min,請使用者斟酌調整。或配合二星校正法,校正緯度、時間。
  • 真太陽時由 http://www.yifate.com/fate/eight/Earthmap.asp
    在世界地圖點位置,即可算出真太陽時。
  • 真太陽時=當地時間+地理時差+均時差
    + (夏季日光節約時間修正,按各國不同法規
    )

  • 另外因為政治或國家因素,有行政區統一時間的情況。
  • 地理時差( 誤差範圍約 ±30 分鐘)
    若將地球均分為 24 個時區,而每個時區即 360/24=15 度角,每個時區相差 1 小時,但並非每個地方都剛好在 15 度角上,因此當地時間相對於太陽位置的誤差。
  • 均時差( 誤差範圍約±15 分鐘)
    地球的軌道是橢圓的,依據克卜勒運動定律,地球移動速度並不相同,y造成真太陽時每天都不一樣。另外黃道傾斜也會影響真太陽時的長短。
  • 夏季日光節約時間修正
    有一些國家為了節省電能,會用法規提早夏季時間。

範例

台北,當地時間10月30日22:00,真太陽與當地時間相差 22 分
真太陽時  22:22 = 22:00  (當地時間)+6(地理時差)+16(均時差)

東京,當地時間10月30日22:00,真太陽與當地時間相差34分
真太陽時  22:34 = 22:00  (當地時間)+18(地理時差)+16(均時差)


 

Close Menu
×
×

Cart